【點新聞報道】藍天白雲,陽光海灘。2023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廣東省高質量發展主題參訪調研團來到廣東陽江的東平大澳漁村。看到當地漁民閒適愜意的生活,參訪團成員紛紛表示深受觸動,「這安居樂業、平和幸福的一幕幕,特別美好!」

作為我國現存為數不多、較為完整保持古漁村、古漁港風貌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大澳漁村原名大澳村,「澳」是指可以停船的海灣,由於這裏海灣大,停船多,故而得名。大澳漁村位於陽東縣東平鎮東南,史稱「六澳之首」,是中國古代南方「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港口。昔日港口商貿繁盛,與廣州的「十三行」相並列,史稱「十三行尾」。

今天的大澳漁村,仍保存着380多米長的具有明清特色的前店後坊商業街古建築,沿街有古商會舊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80多座完整的疍家民居。此外還有「萬人公(墳)」、「古炮樓」、「清晏銀庫」等,體現了舊時漁民的生活軌跡。而「漁家民俗風情館」是全國首個漁家文化專題館,也是陽江著名博物館之一,館內收藏了5000多件歷代漁民生產、生活用具、服飾和婚嫁等用品。

參訪團成員走進深巷觀賞古色古香的漁村風貌,雖是工作日,依然有旅行團和自由行的遊客前來。只見石板路兩旁,擺滿了村民晾曬的海產品和腊味,一邊擺攤,一邊閒聊,日子過得閒適又富足。

 

希臘《中希時報》副總編盧南英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一次來到陽江,當地豐饒的物產和開闊的海景讓她備感心情舒暢。她還說,在大澳漁村參訪時看到一位90多歲的老太太,穿着色彩豐富鮮艷的服飾,懷中抱着正在編織的竹籃,正拿着一部智能手機打電話,這番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平和幸福的景象讓她深受觸動,「一般在城市裏看到的老人家很少有這麼穿的,沒想到這裏的漁民可以穿得這麼美,90多歲的老人家也打着電話,這個社會就很美好!」

參訪團對漁民的自曬腊味十分感興趣,還拿起來仔細觀察。(點新聞記者黃寶儀攝)

11月10日至17日,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2023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年會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主題參訪調研」活動在廣東舉行。活動邀請來自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五大洲的73家海外華文傳媒共同會聚廣東,親身感受中國式現代化前沿陣地的建設成就和發展變化。

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是香港文匯報於2009年10月27日在加拿大多倫多發起成立、邀請五大洲華文傳媒機構加入的世界性媒體組織。目前,合作組織成員媒體已發展到逾百家,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及香港、澳門、台灣等33個國家和地區,基本覆蓋了海外華人華僑的主要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