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活動面向全球,邀請了30名樞紐型人才機構代表來深圳參訪交流,通過營商環境和人才政策推介、國際項目路演、重點企業機構參訪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深圳的發展、國際人才需求等情況,共同推動國際先進的機構、技術及人才等落地,進一步提升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水平。
5月22日上午,第六屆「智薈深圳·海外專才深圳行」在深圳人才研修院啟動。廣東省僑聯二級巡視員曹堪宏,深圳市僑辦副主任、市僑聯副主席劉昕等出席開幕式。深圳市人才工作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深圳市、區海歸組織,留學生創業園、僑創基地、投融資機構以及企業和商協會代表等150餘人出席啟動儀式。
據介紹,從2018年開始,「智薈深圳·海外專才深圳行」已持續了六屆,每年深圳市都會邀請海外專才來深圳參訪、參觀、對接、考察、交流,推動海外人才項目落地深圳,加強國際人才交流。
深圳市僑辦副主任、市僑聯副主席劉昕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深圳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廣東省僑聯的關懷指導,以及對全市人才工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寶安區僑務局的大力支持協助表示衷心感謝,祝願嘉賓在深圳度過美好的時光。他說,今天到場的嘉賓有來自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位海外專家,都是不遠萬里從全世界各地趕回深圳的,同時,這個活動也平台也涵蓋了社團組織、留學生創業園、僑創基地、投融資機構,以及企業和商協會的代表,各組織之間合作非常緊密,各位人才有問題和需求,可以聯繫我們人力資源部門,也就找到了統戰僑辦僑聯,也就找到了各區。這樣就能把黨委和政府對人才的重視和對人才的關愛落到實處。
劉昕表示,深圳已經連續兩年實現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的雙冠,當前,深圳正在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大力發展精緻生產和深圳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深圳市目前實施的深圳市歸國留學人員服務計劃,主要是希望通過政策解讀、創新創業、就業對接、聯誼交流和關愛公益實現五大精準服務。我們誠摯的歡迎各位優秀海外人才來深發展,也將繼續做好我們的服務工作,與黨委政府和各區的各個部門形成一個合力,節省更多的時間、精力,提高工作效率,是我今後工作方面注重開展的一個方向,不斷續寫新的「春天的故事」。
廣東省僑聯二級巡視員曹堪宏受廣東省僑聯李豐主席委託,代表廣東省僑聯對本次活動的順利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來自海內外的人才和嘉賓朋友表示歡迎。他表示,深圳緊抓國家重大戰略疊加的黃金髮展期,始終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放眼全球引才用才、搭建平台、育才優才,推進海外專才市場愈加強勁,城市形象魅力、動力、活力和創造力不斷增強。2017年,深圳通過深圳經濟特區人才工作條例,以立法的形式確定「深圳人才日」,進一步破除制約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推動人才發展的城市使命統領工程。
曹堪宏表示,深圳市僑辦、市僑聯順應發展的需要,緊緊圍繞深圳人才發展戰略,凝聚僑心、僑資、僑誼,為深圳創新發展招財引智出實招,用真招。從2018年以來,連續舉辦五屆舉辦「智薈深圳·海外專才深圳行」活動取得了,一系列硬核的成果,逐步成為引領海外專業人才走進深圳,走進粵港澳專區,走進世界,實現自我發展與價值的開放型活動平台,成為深圳市僑辦、市僑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助力省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台,是以僑為橋,助力深圳打造國際人才高地的重要舉措,值得廣泛的關注和大力的支持。
曹堪宏說,「奮鬥成就夢想,創新引領未來」。當前,廣東全省為人才發展提供了難得的黃金機遇。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賦予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的全新定位,做出了1310的戰略部署,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全力做強走在前面當好示範的時代強音。廣東是全國最大的僑鄉,也是歸國人員和國內僑界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沃土,海外人才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海外人才擁有海外發展經歷、優質的智力資源、廣闊的國際視野和強烈的報國情懷,期盼越來越多的海外人才投身到廣東、深圳的發展建設中來,以廣東、深圳高質量發展方向實現自身更大的發展,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着力點、突破口,深耕廣東,紮根深圳,當好廣東、深圳的人才大使、形象大使、引才大使。廣東省僑聯高度重視海外人才和新僑創新創業工作,努力打造好發揮省僑聯新僑創新創業聯盟的平台作用,深入開展「創業中華」品牌建設,全力支持全省各地僑聯開展國際特色的創新創業人才服務工作,廣泛地凝聚僑情、僑智、僑力,打好僑牌,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團結匯聚僑界高層次的人才,助力廣東高質量發展,匠心打造,孕育未來。
主題演講環節中,專家學者對《深圳海外人才政策》、《留學生回國後創新創業的機遇與發展》、《低空經濟及其載體基本問題的思考》、《落地深圳創新創業的歷程》等進行了交流和分享。
深圳市海外留學歸國人才協會與法中人才交流協會、英國人才在線中心、日本行知學園株式會社、新加坡Glints中國區負責人、創新香港國際人才嘉年華組委會、牛津劍橋上海校友會等簽署合作協議。